
朱元璋,作为大明的开国皇帝配资炒股门户,出身贫寒,祖辈是典型的农民家庭。到了朱元璋这一代,由于元朝的暴政和不断的天灾,朱家的生活已经非常困难,几乎到了无法维持生计的地步。然而,古人常说多子多福,虽然老朱家过得紧巴巴,但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还是生育了四个儿子和两个女儿,而朱元璋正是其中最小的一个。
然而,朱元璋的兄弟姐妹并没有幸得见证他登基称帝的那一天,等到朱元璋称帝时,他的同辈亲人已经全部去世了,唯一留下的也只有二姐夫李贞一人。洪武三年,朱元璋对外甥李文忠封赏为曹国公的同时,也将姐夫李贞封为曹国公。这一举动看似平常,但李贞凭什么获得如此高的荣誉呢?李文忠虽然凭借战功获得封赏,理所应当,但李贞得到同等的待遇,又是为何? 李贞是江苏盱眙人,是家中长子,且家中有几亩地,相较于朱元璋家族的佃户身份,李家算是比较富裕的。因此,朱元璋的父亲才将自己的二女儿嫁给了李贞为妻。李贞与朱元璋的年龄相差很大,李贞生于1303年,而朱元璋生于1328年,两人相差了整整25年。即便如此,李贞对朱元璋一直关怀备至。在元朝末年,灾荒频发,李贞在家境尚好的情况下常常接济朱元璋的家人,朱元璋也时常赤着脚到李家蹭饭。李贞常常宁可自己饿着,也要确保朱元璋吃饱。这种深厚的情谊,使得朱元璋一直铭记着二姐和二姐夫的恩情。 然而,不久之后,朱元璋的二姐因瘟疫去世。李贞和儿子李文忠虽未染病,但却也在战乱中被迫逃离家乡。此时,朱元璋依然在流亡的状态中,尚未知道姐姐的死讯。为了生存,朱元璋先是当了和尚,后来加入了濠州的红巾军,经过一番艰苦的战斗,终于在滁州站稳了脚跟。 李贞在逃亡途中得知朱元璋已经成为红巾军的大将,便带着儿子李文忠一路乞讨,最终来到滁州投靠朱元璋。朱元璋听闻后急忙前往迎接,但当他看到眼前的两人时,却发现他们衣衫褴褛,看起来像极了乞丐。细看之下,才认出是自己的二姐夫李贞和外甥李文忠。朱元璋此前曾派人打探过李家消息,但得知他们失踪后,他一直十分担心。此刻再见到二姐夫带着小外甥前来,得知二姐已经去世,朱元璋的心情是复杂的,既有悲伤,也有喜悦。 为了报答二姐和二姐夫的恩情,朱元璋将李文忠收为义子,并让自己的妻子马氏亲自照顾。李贞也得到了妥善安置。后来,朱元璋为李文忠聘请了许多名师,帮助他成长为他集团中的一名重要骨干,李文忠和朱文正并肩成为朱元璋最信赖的晚辈之一。 在攻占南京后,朱元璋将李贞接到南京安享晚年。接着,他的军队征服了多个地区,朱元璋命李文忠掌管严州的军事事务,而李贞则随儿子前往严州团聚。不久后,张士诚率兵攻打严州,百姓由于长期战乱恐慌不安,李贞便接手军务,指挥李文忠领兵与张士诚的军队展开战斗,成功打败敌军。在李文忠前往杭州进攻时,李贞再次接管了严州的军务。当时,降卒被送到严州后,由于城防松懈,部分降兵产生叛变之心。李贞及时察觉,便以犒劳士兵为名将叛变的降卒灌醉,捆绑送到京师,朱元璋得知后,对李贞的举动大为赞赏。在平定杭州后,李文忠被任命为杭州的镇守将军,李贞则前往杭州休养。朱元璋虽然忙于朝政,但时常派人探望李贞,并多次询问他的身体状况。为了方便与二姐夫见面,朱元璋甚至在皇宫内为李贞准备了一座府邸。朱元璋不仅在空闲时常常与李贞交谈,还安排太子朱标带着其他子女去给姑父请安。 洪武三年,朱元璋在大规模封爵时,为了感念李贞和二姐的帮助,他不仅为李文忠封了曹国公,也给李贞封了相同的爵位,父子同享此荣誉。这一举动在当时传为佳话。 李贞虽然享有至高的荣誉配资炒股门户,但他一直保持着简朴的生活作风。他深知当初家境贫寒的艰辛,因此时常告诫后代不能忘记贫困岁月的辛苦,提醒他们珍惜当下的富贵。每当回忆起年轻时的贫困生活,李贞总会动情至深,甚至眼含热泪。 然而,随着时光流转,李贞逐渐年老。在洪武十一年,李文忠因护送秦、晋两王就藩离开家中,而李贞突发重病。朱元璋得知后,急忙派人催促李文忠赶回。等李文忠匆忙赶回时,李贞已无法言语。朱元璋前往李贞的府邸,握着李贞的手,满含泪水地问:还记得我吗?李贞只能默默流泪,眼中满是无言的情感。朱元璋看到这一幕,心中悲痛欲绝,回宫后他命人时刻关注李贞的病情,直至李贞去世。 李贞的去世让朱元璋深感痛惜,他不仅下令停朝三日,并亲自和太子朱标一同参加了李贞的葬礼。为了表达对李贞的尊敬,朱元璋还下旨追封李贞为三世皆为王爵,并追封他的祖父和父亲为王。李贞去世后,李文忠继承了曹国公的爵位,但李文忠并没有继承父亲长寿的基因,年仅46岁便因病去世。李文忠的早逝令朱元璋悲痛欲绝,他甚至怀疑是为李文忠治病的太医暗中做了手脚,最终下令将涉事的太医满门抄斩。朱元璋的这一行为虽然狠辣,但也展现了他对李文忠的深厚感情。
发布于:天津市指南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